退化性膝關節炎

揭開膝蓋疼痛的常見元凶

在骨科門診裡,常聽到患者問:「醫師,我的膝蓋走路會痛、上下樓梯更痛,是不是退化了?」這句話,往往揭示了一個常見卻經常被忽略的問題 — 退化性膝關節炎。

Illustration

退化性膝關節炎:揭開膝蓋疼痛的常見元凶

0:000:00
退化性膝關節炎,俗稱「膝蓋退化」,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關節疾病,它會讓你的膝蓋又痛又卡,嚴重時甚至寸步難行。這不只是一種老化現象,更是膝關節長期磨損、發炎的結果。

為什麼膝關節會「退化」?

我們的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承重關節,由大腿骨(股骨)、小腿骨(脛骨)和膝蓋骨(髕骨)組成。這些骨頭的接觸面都覆蓋著一層平滑且富有彈性的關節軟骨。這層軟骨就像一個避震墊,不僅能減少骨頭之間的摩擦,讓關節活動順暢,還能吸收走路、跳躍時產生的衝擊力。然而,隨著年齡增長,關節軟骨會逐漸的失去水分和彈性,慢慢磨損以及變薄、變粗糙。
示意圖

長期過度使用

長時間從事高負荷活動會加速關節磨損

示意圖

體重過重

體重過重會增加關節負擔,導致膝關節快速退化

示意圖

曾經受傷

膝部曾受創可能破壞穩定性,導致退化提早發生

示意圖

先天結構或基因遺傳

部分人天生關節較脆弱或結構不良

示意圖

其他疾病影響

某些疾病會加速關節退化

←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→

當軟骨磨損嚴重時,骨頭與骨頭之間缺乏軟骨保護,直接摩擦,就會引起關節發炎、疼痛。為了穩定關節,骨骼邊緣還可能增生出骨刺,導致關節空間變窄,活動更加受限。

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常見症狀

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症狀多是逐漸出現,早期僅在運動或久站後膝蓋輕微痠痛,休息後可緩解。隨病情進展,疼痛會加劇,不僅上下樓梯、蹲跪、長時間站立會痛,嚴重時甚至夜間睡眠也會被痛醒。患者常有「晨間僵硬」現象,即早晨或久坐後關節僵硬,需要稍微活動才能改善。
後期膝關節活動範圍受限,彎曲或伸直困難,日常動作如蹲下、穿鞋襪變得吃力。活動時出現「咔咔」聲,代表軟骨嚴重磨損,甚至出現腫脹或積水。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膝蓋變形(O型腿或X型腿)、步態異常甚至跛行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示意圖

疼痛加劇

初期可能只在活動後感到痠痛,但隨病情進展,疼痛會加劇,尤其在上下樓梯、蹲跪時更明顯,嚴重時甚至夜間也會痛醒。

示意圖

晨間僵硬

早晨起床或久坐後起身時,膝蓋感到僵硬、卡住,需要活動一陣子才能舒緩。這種現象稱為『晨僵』。

示意圖

活動受限

膝蓋彎曲和伸直的角度變小,無法完全蹲下或將腿完全打直,影響穿鞋襪、上下樓梯等日常功能。

示意圖

關節怪聲

膝蓋活動時,可能聽到或感覺到『咔咔』、『啪啪』或『沙沙』的摩擦聲,醫學上稱為『捻髮音』。

示意圖

腫脹積水

關節發炎或過度使用時,可能導致膝蓋外觀看起來紅腫,觸摸時有溫熱感,甚至出現積水現象。

示意圖

膝蓋變形 (O/X型腿)

隨著軟骨不均勻的磨損,膝蓋的力線會改變,逐漸出現內翻(O型腿)或外翻(X型腿)的變形。

示意圖

步態改變

為了減輕疼痛,患者會不自覺地改變走路姿態,例如走路一跛一跛的,這是一種身體的代償行為。

←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→

退化分期

四個階段的詳細分析與治療策略

退化性膝關節炎一般會依據病情嚴重程度,分為初期、中期、中重期與末期,共四個階段:
  • 初期階段:膝蓋軟骨輕微磨損,患者僅偶爾感覺輕微不適,症狀容易被忽視。
  • 中期階段:軟骨磨損逐漸加重,疼痛和僵硬開始明顯,但尚未影響大多日常活動。
  • 中重期階段:關節軟骨明顯耗損,膝蓋的疼痛變得頻繁且持續,活動範圍受到明顯限制,日常生活逐漸受影響。
  • 末期階段:關節已嚴重退化,軟骨幾乎完全磨耗,膝蓋出現明顯變形,疼痛劇烈且難以忍受,嚴重影響生活品質,通常需要積極的醫療介入甚至手術治療。
Î
1234
1

一期:輕微退化

輕微程度退化

關節軟骨開始出現輕微磨損,活動後可能感到不適,但休息後症狀會緩解

X光影像

主要症狀

運動或長時間活動後膝蓋輕微疼痛
休息後疼痛會完全消失
偶爾感到膝蓋緊繃或僵硬

治療建議

以生活方式調整和保守治療為主,重點在於預防進一步退化

2

二期:中度退化

中度程度退化

軟骨磨損加劇,開始出現持續性疼痛,特別是上下樓梯時明顯

X光影像

主要症狀

上下樓梯時膝蓋疼痛明顯
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,需要活動一段時間才緩解
長時間坐著後站起來時疼痛

治療建議

結合物理治療和藥物治療,積極控制疼痛和炎症反應

3

三期:嚴重退化

嚴重程度退化

關節軟骨大量流失,疼痛持續且加劇,明顯影響日常生活品質

X光影像

主要症狀

持續性膝蓋疼痛,休息時也會痛
關節明顯腫脹和發熱
活動時有明顯的咔咔聲或摩擦聲

治療建議

積極的疼痛管理和功能重建,可能需要侵入性治療

4

四期:重度退化

重度程度退化

關節軟骨幾乎完全消失,骨頭直接摩擦,關節嚴重變形,需考慮手術治療

X光影像

主要症狀

劇烈且持續的膝蓋疼痛
關節嚴重變形,出現O型腿或X型腿
步行時明顯跛行

治療建議

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選擇

← 左右滑動查看不同分期 →

如何診斷與治療?

醫師會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、膝關節的理學檢查(觸診、活動度測試)來初步評估。X光檢查是診斷退化性膝關節炎最主要的影像工具,可以清楚看到關節間隙變窄、骨刺形成、軟骨下骨硬化等退化徵象。
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目標是緩解疼痛、改善關節功能,並延緩疾病進展。治療方式會依病情嚴重度而定:
  • 保守治療:適用於退化初期,透過調整生活與運動介入減輕不適與惡化風險。
  • 藥物治療:當疼痛與發炎明顯時,可藉由藥物與注射進一步穩定症狀。
  • 手術治療:當關節退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透過手術大幅改善疼痛與活動力。

治療方法

根據退化程度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

🏥

選擇左側的治療方式
查看詳細說明

開始您的骨骼健康之路

預防與保養並重,維持行動力,迎接更有品質的行動人生


預防與照護

雖然膝關節退化是自然的老化現象,但透過良好習慣可有效延緩其進程。維持健康體重能顯著減輕膝蓋壓力,是最直接且有效的保護方式。規律進行如游泳、騎腳踏車、散步等低衝擊運動,能強化大腿肌群,提升關節穩定性。日常應避免長時間蹲跪、爬樓梯或提重物,並注意正確姿勢,減少關節負擔。若曾受傷,則應及早處理,避免關節不穩造成退化加劇。

預防與生活建議

學習正確姿勢,保護膝關節健康

正確方式

🚶‍♂️

緩慢上下,善用扶手支撐

重點要領

  • 上樓時好腳先上
  • 下樓時壞腳先下
  • 善用扶手支撐

好處

  • 減少膝關節壓力
  • 避免跌倒風險

錯誤方式

🏃‍♂️

快速跑跳,忽視支撐

常見問題

  • 衝擊力過大
  • 沒有支撐
  • 容易跌倒

可能後果

  • 加速關節磨損
  • 增加受傷風險

實用小提醒

💡一階一階慢慢走
💡上下樓前先暖身
退化性膝關節炎雖無法完全根治,但透過早期診斷與積極治療,配合生活習慣的調整,大多數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病情,顯著改善疼痛與生活品質。如果您發現膝蓋經常出現痠痛、腫脹或活動受限的情況,建議儘早諮詢骨科專科醫師,獲得專業的評估與建議。

常見迷思解答

破解關於膝關節退化的錯誤觀念

骨刺除掉就不會痛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骨刺其實是身體為了穩定關節而產生的代償反應。

真正的疼痛來自軟骨磨損與關節發炎,單靠移除骨刺無法根治,骨刺也可能再生。關鍵在於保護軟骨、控制發炎、改善關節功能。

膝蓋痛就不能運動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適當的運動對關節健康非常重要。

缺乏運動會導致肌肉萎縮、關節僵硬,反而加重症狀。建議選擇低衝擊運動並循序漸進增加強度。在專業指導下,運動是治療關節炎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做了人工關節手術就萬事無憂?

🤔

點我揭曉真相

錯誤迷思

錯誤觀念!術後保養與復健同樣關鍵。

手術只是治療的一部分,術後若不積極復健、不維持體重與肌力,人工關節壽命可能縮短,也可能造成周邊關節問題。完整的術後照護計畫與生活習慣調整是長期效果的保障。


衛教資料下載

下載相關資料

退化性膝關節炎大解密

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成因、症狀、診斷與治療方式

使用說明

  • 下載後請使用適合的軟體開啟檔案
  • 如有疑問,請諮詢我們的醫療團隊

常見問題

我們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與資源。如需進一步協助,歡迎預約醫療評估。

一定要開刀嗎?

不一定。多數患者可透過體重控制、運動、藥物或注射等保守治療改善症狀。僅在嚴重疼痛影響生活、保守療法無效時,才考慮如全膝關節置換等手術。建議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。

冷敷還是熱敷比較好?

急性發炎或運動後腫脹可使用冷敷幫助消腫與緩解疼痛;而慢性僵硬或天氣冷引起不適時,熱敷可促進血液循環、放鬆肌肉與緩解僵硬。每次敷20分鐘左右,視情況交替使用效果更佳。

吃保健品有用嗎?

保健品如葡萄糖胺、軟骨素或MSM在部分患者中可能有幫助,但目前醫學證據仍有限。可作為輔助方式使用,但不應取代正規治療。若有服用其他藥物,請先與醫師討論是否會有交互作用。

想幫助更多人了解骨骼健康嗎?

將這些實用資訊分享給可能需要的親友,讓更多人受益於正確的知識與治療選擇。